4月28日凌晨今裕堂,61岁的张先生紧捂胸口前往长沙市星沙医院急诊科就诊,值班医生详细询问病史,体查后发现张先生的症状并不简单。尽管张先生及其家属一再表示只是“感冒”,但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,认为情况可能更为复杂。
他迅速为张先生安排了心电图检查,这一决定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被证明是至关重要的。心电图结果显示,张先生并非简单的感冒,而是遭遇了心肌梗死这一紧急情况。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,医生立即启动了胸痛急救流程,与时间赛跑。
谈话期间,患者突发意识障碍、呼之不应、全身强直。心电监护仪尖锐的警报声响起,提示“室颤”,病情急转直下,"室颤!立即除颤!"急诊科医生抄起除颤器的同时,护士已完成导电糊涂抹、电极板预位。200焦耳电流冲击下,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的波形仅维持了3分钟今裕堂,二次室颤接踵而至。医护团队在13分钟内完成3次精准除颤,期间持续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,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。
"启动介入室绿色通道!"随着急诊抢救指令下达,早已待命的心内科介入团队迅速到位。电梯专控、通道清障、术前准备多环节同步推进,从急诊科到介入室仅用时1分钟。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前降支中端完全闭塞,大量血栓形成。心内科谢主任操控导丝穿越病变血管,随着球囊扩张后精准释放药物支架,闭塞的血管重新涌动着生命之流。
术后一周,张先生亲手将绣着"起死回生终生感谢""争分夺秒恩重如山"的锦旗分别送到急诊科和心内科。他展示着手机里发给医护人员的感谢短信:"这个医院有真神,处处有能人,是星沙医院把我救了回来,给了我第二次生命......"
"该病例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胸痛中心标准流程的执行。"医院相关负责人指出,医院通过建设"一键启动"响应机制,实现急诊-介入无缝对接,从急诊团队的闪电除颤到心内科的精准介入,从护理组的循环支持到后勤保障的高效协同,这种多学科、跨部门的紧密合作,不仅体现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今裕堂,更彰显了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。接下来,医院将继续加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管理,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,为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。
配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